槽縫法織物硬挺度測試儀測試步驟:
試樣制備
尺寸與數量:平行于經(直)向及緯(橫)向各取5個尺寸為(100±2)mm×(100±2)mm的代表性試樣,確保每塊試樣不在相同經緯位置。
調濕處理:在GB/T 6529規定的標準大氣(溫度20±2℃,相對濕度65±2%)下調濕至平衡狀態(通常24小時以上)。
正反面標記:明確區分試樣正反面,避免測試混淆。
儀器設置
槽縫寬度調整:根據試樣厚薄選擇槽縫寬度(5.0mm、10.0mm、20.0mm)。若10.0mm無法滿足要求(如試樣過厚或過薄),可切換至5.0mm或20.0mm。
定距銷更換:使用配套定距銷固定槽縫寬度,確保允差不超過±0.05mm。
測試頭校準:檢查板狀測試頭(長度≥120.0mm,厚度2.00±0.05mm,測口圓弧半徑1.00±0.02mm)是否與槽縫兩邊距離相等(偏差≤0.05mm)。
壓入深度設定:設置試樣壓入深度為(8.0±0.5)mm,行進速度(1.20±0.30)mm/s。
經向測試
正面測試:
將試樣正面向上置于試樣臺,使經向與槽縫垂直,覆蓋槽縫。
調整試樣位置,使其1/3在槽縫前方,2/3在后方。
歸零儀器示值,啟動測試頭將試樣壓入槽縫至設定深度后返回。
記錄最大力值作為經向正面硬挺度值。
反面測試:
移開試樣,沿上邊緣翻轉180°使反面向上。
重復正面測試步驟,記錄反面硬挺度值。
緯向測試
正面測試:
將試樣正面向上,順時針旋轉90°使緯向與槽縫垂直。
調整試樣位置(1/3前方,2/3后方),歸零示值后測試。
記錄緯向正面硬挺度值。
反面測試:
移開試樣,沿上邊緣翻轉180°使反面向上。
重復緯向正面測試步驟,記錄反面硬挺度值。
重復測試
對剩余4個試樣重復上述步驟,共完成經緯向各5個試樣、正反面共10次測量。
結果計算
單方向平均值:分別計算經向、緯向各5個試樣正面、反面硬挺度值的平均值。
總硬挺度值:將經向和緯向硬挺度平均值之和的2倍作為總硬挺度值,單位為毫牛(mN),按GB/T 8170修約至整數。